团体标准是由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采纳,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一套规范和准则。企业采用后,对企业的产品就具有强制性。其目的在于引导和规范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与运作。
企业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行为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都是市场自主制定的,都是针对某特定领域的规范,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行性,都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01 主体不同
团体标准制修订的主体,即团体标准的提出和归口组织或单位,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请注意:没有进行依法注册成立的一般社会团体是不能作为主体制定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主要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它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02 适用范围不同
团体标准更注重解决行业或特定群体的问题,而企业标准则更偏向于解决企业自身行业内的问题。
团体标准适应范围更广,而企业标准适用范围相对来说更窄。
03 参与范围不同
团体标准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参与团体标准制修订的机构和人员来自于众多不同的团体、机构或单位,甚至个人,这包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和参与起草单位,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标准各阶段文稿征求意见单位或个人,标准承诺执行实施单位等等,甚至还包括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向政府备案。
04 制定周期不同
团体标准由协会进行立项审核发布,制定周期一般是在3~6个月左右。
企业标准制定周期相对较短,根据企业的要求不同也会有一些不同,短则一周左右的时间,长则数月,按企业的要求来。
05 制定目的不同
团体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填补市场的空缺,快速响应市场,起一个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行为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06 行业认可度不同
团体标准具有一定的行业认可度和权威性,行业认可度更高。而企业标准的权威性则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效果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那么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到底哪个更具权威性呢?
由于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审定过程高度透明,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企业甚至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且经过了国家认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团体标准更具有权威性。
企业标准单靠自己企业的力量,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而团体标准能够集合更多企业,特别是协会的专业力量,更加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团体标准施行三年后,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实施效果良好、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团体标准,有机会按照程序转化为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团体标准更具有权威性。而中字头协会,例如中华文化促进会等,发布的团体标准就更具有权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