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10-53269736

主办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文促会主席王石: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从小懂得美

来源:中华文化领域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22-09-26 浏览次数:613

王石

文化学者、NGO领导人。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任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讲授艺术概论,著有剧作和文化评论多种。1992年起致力于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创立与发展,先后担任该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主席;创立海内外区域组织、行业协作体和各门类专业委员会150余个;策划并领导实施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工程、中华文化论坛、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颁活动、中美音乐论坛、亚洲文化合作会议、两岸人文对话、万里茶道中蒙俄城市合作峰会等多项重大文化项目,以及创办中央数字书画频道、音像世界频道及世界遗产地理杂志,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NGO)发展领域的代表人物。


“双减”出台,很多人在观望,在迷茫,在思考,但无可否认,对于从大量学科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接触和学习艺术的可能。

每听人说,科学求真,宗教向善,而艺术所崇尚所表现的则是美。因此艺术教育也即美育。

而“社会艺术教育”的不同处,乃是它区别于专业的、职业的、学历的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可能发现艺术家的苗子,但其教育方向和目标却并不在此。它的要旨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配合,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并焕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爱美的天性。孩子是一颗种子,如何长成,关键在“育”。以初中生、小学生为主体,也包括学前儿童在内的社会艺术教育,成败所系,实在师资。而目前看,尤以社会艺术教育的从教资格与水准更值得加以讨论。

 

术业有专攻。孩子的美育,需要的更是一个综合体系的搭建。以艺术专业门类为抓手,教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热情,从观察和实践中发掘创造力,从历史的眼光中锻造鉴赏力……一个社会艺 术教育的从业者,仅仅只有自身的专业技能,远远无法承担如此之责,社会艺术教育指导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不是泛论艺术教育,而是专论社会艺术教育,并已初步构成一个学理系统,这在国内恐属首次。

以何为指导?理论上,指导师需要学习社会艺术教育的历史、目标宗旨、主体和对象、学科支撑、研究途径和方法、机构和师资、评价和管理等基础知识,科学建构社会艺术教育的整体概念;专业上,指导师需要了解社会艺术教育中比较常见的美术、书法、戏剧、音乐、语言、手工艺和棋艺以及多媒体等艺术门类,建立更宏观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完整社会艺术教育理念;能力上,指导师需要在本专业通过线下学习实践和更严格的教学能力考核,确认自己不仅有专业能力,更能教好学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与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联合推出的“四新”文化人才计划,是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在文化职业领域的投射。常听年轻人说“跨界”,“斜杠”,现在想来,社会艺术教育天然就是跨界领域,仅凭教师资格或者专业学习,都无法胜任。因此,我主张并支持教师资格认证,社会艺术教育指导师职业能力认证 “双证上岗”, 甚至认为经过部分地区的试行,应当把双证培训上岗作为一项制度性建设由教育部门加以确定。我并相信如此一来,将会大有利于艺术培训队伍的业余建设,大有利于我国社会艺术教育的规范和提升。

文促会是一个文化类的社会组织,理性为社会艺术教育尽到责任。这不必说。唯愿与所有社会艺术教育领域有志之士一起创造环境,带孩子们找到心里的爱,眼里的美,手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