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一款冰箱贴卖出几十万件,“冰箱贴是年轻人的到此一游”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一匹三彩小马让三彩技艺再度出圈,带动非遗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一场寻迹洛神赋演出带领观众一眼千年,古今共话十三朝古都历史……从饰品到演出,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为啥这么受欢迎?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探访。
打造精品——
让文化走出去
文创的魅力,还在于其世界性。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人间四月,盛开的洛阳牡丹引得游人如织。在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的非遗体验基地,几名外国游客正在制作永不凋谢的“牡丹花”。以花为媒,以瓷为墨,指尖流转间,一朵朵牡丹绽放在莹白瓷器上。
“得益于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了解并喜欢上了牡丹瓷产品。我们抢抓机遇,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让以牡丹瓷为代表的中国非遗元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社丽说,通过传承和发扬唐白瓷烧制技艺,融合众家陶瓷工艺,纯手工制作经高温淬炼出的立体花瓣,成为世界游客收藏的东方艺术臻品。
在洛阳杜康酒厂,一批杜康酒正被打包装运,准备发往海外。“去年5月,我们的一款高品质口粮酒‘杜康红’首次出口英国。本月,我们又收到了一批5000箱的国际订单。”杜康酒厂海外销售经理温晓晓说,他们还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跨界,汲取馆藏文物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的灵感,在去年联名推出了新品。
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的全面实施,古都洛阳正以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创新的文化表达,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现在洛阳不仅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世界文化遗产,更凭借牡丹瓷、唐三彩等诸多特色文创产品,成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文明的新窗口。海关将继续积极落实通关便利化措施,服务好企业,抓住新机遇,让洛阳文创走向世界,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洛阳海关副关长张强说。
调研中,一些采访对象表示,经过多年沉淀和各方合力,洛阳的文创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但文创品牌塑造、文化内容挖掘无止境。洛阳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试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鼓励文博界创新运营模式,率先作出文创开发探索,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供给。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在洛阳,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已超过110家。当前,洛阳文创产业形成了‘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洛阳的文化符号体系,打造兼具国际辨识度和产业带动力的城市文化IP。”王启蒙说。